2020年3月起全球壟罩在COVID-19疫情之下
聯準會(Fed)宣布在台灣時間2020年 3 月16 日將聯邦基金利率調降4 碼至0 %-0.25 %,幾乎達零利率
對小資散戶而言,將錢存在銀行或許已經連抗通膨的目標都無法達到
若以投資的角度思考銀行定存,或許並不是一個最佳的投資策略
但銀行定存對於剛出社會的小資族而言,依然是無法捨棄的「理財」方式
本文會介紹定存的基本概念及利息計算方式,文末還有針對小資族提供可行的定存技巧,務必要看到最後喔!
定存是什麼?小資族入門必懂的儲蓄方式
一般我們把錢存在銀行裡,不做任何操作
隨時在需要用錢的時候馬上就可以提領,這種存款方式稱為活存
優點是隨時可以提領,但缺點是利率不高,與活存相對應的存款方式,就是定存
那定存是什麼呢?
定期存款是跟銀行約定好存款時間,將錢存到銀行裡
銀行會在定存到期後,依據公告的利率,派發利息給你
定期存款的種類依據存期的不同,可分為兩種
1.定期存款
2.定期儲蓄存款
項目 | 開戶最低金額 | 存款期限 | 利息領取方式 |
---|---|---|---|
定期存款 | 台幣10,000元以上 | 1~36個月止 | 每月領取 或 到期一併領取 (均為單利計算) |
定期儲蓄存款 | 台幣10,000元以上 | 12~36個月止 | 1.每月領取(單利計算) 2.到期一次領取(複利計算) |

定存利息怎麼算
定存利率可分為機動利率及固定利率兩種,差別在於存款期間會不會隨著銀行調息
會跟著銀行調息的為機動利率,不會的則為固定利率
一般而言,機動利率通常大於或等於固定利率
定期儲蓄存款依照給息方式,分為三種
利息支付方式 | 說明 |
---|---|
整存整付 | 一次將本金存入,到期後連同利息一次領回 |
存本取息 | 存入本金,在存期內每月領息,到期後領回本金 |
零存整付 | 將本金採定期定額方式存入,到期後一次領回本金及利息 |
定存解約規則
定存可以解約嗎?
答案是 可以的!
只要透過臨櫃或是網路銀行就可以辦理解約,本金不會受影響,但不會領到預期所有會領到的利息
提前解約的利息是會降低的,而且必須打八折計算,
若未實際存滿一個月,則是不會計算利息的
定存 vs 活存|優缺點全解析
優點 | 缺點 |
---|---|
本金保本 | 利息較低,無法對抗通膨 |
投入門檻低 | 存期內解約,利息必須以八折計算 |

小資族定存三大技巧
將本金分批投入,打造穩定現金流
若本金較大,可以採定期定額方式存入
優點是不必一次將所有錢綁在銀行,資金運用較彈性,而且可以享有每月領息(現金流)
但缺點是利息會比一次存入少
閒置資金投入短期定存
手邊的閒置資金可以做短期定期存款,雖然利息不多
但在等待進場時,透過定存賺取利息,可以視為後續投資所需的手續費支出來源
把握外幣優惠利率
外幣定存利率通常是優於台幣定存
若手邊有外幣帳戶,不妨可以在釋出外幣優惠利率時
將一部分資金做外幣定存,可以賺取更高的利息喔
但也要注意匯率造成的匯差損失
定存常見問題FAQ
定存是適合誰?
把錢放銀行生利息的理財方式或許已經連最基本的抗通膨都無法達到了
但定存卻是最適合理財新手們的工具
在學習股票、基金或ETF等較高報酬的投資工具期間,可以先將一小筆資金做短期的定期存款
雖然利息不高,但透過定存踏出第一步,是未來投資理財之路的一大步喔!
我每月只存3000元,也能做定存嗎?
因為近期有銀行有推出小資金也能做定存,所以是可以的
但還是建議若每月可以存下的金額不多
可以優先思考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或減少支出
定存利息需要繳稅嗎?
定存利息大於20,000元,就要扣繳10%的手續費
每年申報所得稅時,若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當年累積的利息低於儲蓄投資特跌扣除額27萬元
則可退稅,活存利息,不需繳納綜合所得稅